教师招聘
手机APP

手机Web端浏览
1、直接输入 zj.zgjsks.com
2、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中公教师网 > 教师招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来源:浙江中公教师招聘网 时间:2021-08-16 16:50:51
浙江中公教师网温馨提醒您关注浙江教师考试资讯:教师招聘模拟试题——教育理论(三)
一、判断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产生了文字,出现了学校,人们的教育经验逐渐丰富。教育工作也日益复杂,越来越需要对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对教育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教育学。( )
1.【答案】√。
2.“性相近,习相远”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本质上是不一致的。(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指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个观点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3.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完善与发展。( )
3.【答案】×。解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4.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这句话体现的是生理性动机。(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如痛、渴、饥饿、母性等。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性动机等。题干描述的“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均属于社会性动机,而非生理性动机。
5.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 )
5.【答案】×。解析:国家课程是国家设计开发的,但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是地方和学校。
二、单项选择题
1.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成人看到的是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1.【答案】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不同知识储备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里儿童的知识储备比较少,所以他们只能知觉到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知识储备比较多,就可以看到画的意义。
2.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
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外显记忆 D.内隐记忆
2.【答案】D。解析: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可以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3.内科医生并不能看到病人内部的身体变化,而是通过观察、号脉、听诊等来观察病人的病情,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无规律性
3.【答案】A。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题干中内科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等来观察病人的病情体现了间接性这一特征。
三、简答题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如下: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更多更多更多浙江教师考试招考信息请登录浙江中公教师网
搜索
关注微信服务号,开启提醒直播开始前15分钟将通过服务号通知